中超球衣赞助新模式探索:如何打破包袱让俱乐部自由寻赞助_中超直播

来源:微博

1月20日讯 关于中超联赛的装备赞助集体打包模式,足球领域的消息称,随着中国足球协会的成立以及管理与经营的分离,这一长期困扰的问题有望得到改善。

在全球足球市场中,由一家赞助商独自负责整个联赛的装备赞助实属罕见。这项做法始于2009年,当时中国足协对中超的商业价值表示悲观。然而到了2018年,尽管正值金元时代的巅峰,中国足协依然与赞助商以较低的“地板价”续签了10年的合约,这显著影响了中超的商业发展。

目前,中超俱乐部的装备赞助集体打包合同需等到2029年才能到期,而新成立的中国足球协会或许有机会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整。这种以球衣为核心的赞助市场,前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俱乐部能否自主选择赞助商,以此吸引更多球迷购买球衣和周边产品,从而拉动商业收入的提升。

回顾2009年,当时足协为16支中超球队打包装备赞助时,是因为对中超商业价值的低迷判断。彼时的中超球队在2008赛季的分红仅为150万元,加上一些啤酒和打印机。而在2009年,足协通过集体打包获得每年1500万美元的赞助合同,并且合同逐年增长10%。每家俱乐部因此获得了150万元的收入与价值500万元的装备,这样的安排在当时得到了俱乐部的普遍接受。

然而,这种集体打包模式显然低估了那些拥有强大球衣购买力的顶级俱乐部的价值。以北京国安和大连万达为例,他们能够获得高达500万元的装备赞助,而上海申花也能拿到450万元。2018年,中国足协以30亿的总价续约10年,其中现金收入只有8亿元,其余22亿元则是等值的装备。那时,中超正处于资金涌入的黄金时代,诸多顶级俱乐部的赞助底价便超过了每年5000万元,这一市场的真实价值远远高于当时的估算。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年未能晋级世界杯的国家队,每年的装备赞助费高达1亿元,仅次于几支实力强劲的欧洲职业球队,这表明中国足球市场的商业潜力巨大。整体来看,联赛装备赞助的价值通常是国家队的四倍以上。因此,新成立的中国足球协会将中超装备赞助从垄断状态中解放出来,释放这些俱乐部的收入潜力,将成为促进经营收入增长的关键手段。

在版权和票房收入基本稳定的现状下,增强商业赞助收入的最大空间便来自于装备赞助和球衣广告。如果中超仍被同一家赞助商掌控,则无法享受到市场竞争带来的红利。

虽然由于违约成本高昂,中国足球协会不能直接终止旧合同,但可以考虑谈判更高的续约金额,吸引其他赞助商参与竞争,从而使俱乐部有机会自主选择装备赞助商。这样,不仅能带来更高的赞助收入,更能设计出更吸引球迷的球衣和周边商品,极大地推动周边产品的销量。

另外,中国足球协会还应当加强对球衣广告位置的管理,之前已经将广告位增至5个,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提升数量,以助力俱乐部的收入增长。增加球衣广告位本身不仅是提升赞助收入的手段,也是实现俱乐部商业价值与市场竞争双赢的策略。

以日本J联赛为例,上赛季升班马町田市俱乐部便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就算地处仅有40万人口的小城市,町田在2022年时拥有最多达到375家的赞助商。2023年,俱乐部在J2联赛中,顶级赞助商更是超过10个,7家直接印在了球衣上。町田将赞助商分为多个级别,包括顶级、装备、白金、黄金和白银,甚至涵盖理发店、居酒屋和商场。俱乐部2023年的赞助收入达到26.56亿日元(约1.33亿人民币),在中超中亦可称得上是翘楚。

对新成立的中国足球协会而言,有必要推动职业联赛的市场化,助力中超俱乐部提升商业收入,赢得俱乐部的支持。改变中超装备赞助的垄断现状,积极促进球衣赞助的多样化,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同时,也可以借鉴町田的作法,改变俱乐部吸引赞助商的传统观念,从追求“大企业高金额”转向“小企业低金额”的务实策略。

中超免费观看_中甲免费观看_中乙免费观看_足球免费观看_中超高清在线_中甲高清在线_中乙高清在线_足球高清在线

更新時間: 

Copyright © 威斯体育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3022727号-1 xml地图 | html地图 | 联系我们